1.1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下发,标志着国民健康已成为国家战略
2016 年 10 月 2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其中着重强调“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立足国情,将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这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我国对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的重要举措。
1.2 空气污染是无形杀手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数据表明,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占全世界死亡总数的九分之一,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环境健康危机。2008-2013 年全球空气污染水平上升了 8%;全球 92% 的人没有呼吸安全的空气;超过 80% 的城市居民空气质量水平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限额;每年有 380
万人因室内空气污染导致的卒中、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癌等非传染性疾病而过早死亡;每年有57 万名 5 岁以下儿童死于由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以及二手烟造成的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其中 50% 以上是因为吸入了室内空气污染带来的颗粒物。空气污染的治理已成为全球性的课题。
1.3 室内空气品质比室外更重要在评价空气污染危险度时,室内空间是很重要的微
环境。对许多空气污染物而言,日常大部分暴露都来自室内吸入,这是由在室内的停留时间,或污染浓度水平所决定的。大部分人都在室内度过大部分时间,为了节约能源,现代建筑设计倾向于更为密封的结构,通风率很低。污染和室内空气恶化会导致疾病,增加死亡率,降低生育率,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健康效应包括癌症发病率、肺部疾病、过敏和哮喘的增加,以及产生致命的环境,如一氧化碳中毒和军团菌病,这些疾病造成的医疗和社会代价,以及与此相关的人类生育降低,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良好的城市规划、设计和运作,以及对建筑物、材料和建筑物中设备的维护,可以减少室内空气存在的问题。
室内化学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室外空气、人体和人类活动,以及建筑材料、家具和家用电器,及使用的消费品产生的发散。微生物污染主要与湿度有关,取暖、通风和空调系统也可以是污染源,特别在维修不当情况下,更是如此。例如,对过滤器管理不当,会造成颗粒污染的再释放。生物污染可在系统的潮湿部位增生,进而分布到整个建筑物。
2014 年 11 月至 2015 年 1 月,清华大学曾发起北京室内空气质量调研。调研组收集了北京市 407 名志愿者累计 11 万小时的室内数据,公布了《室内空气质量调研的数据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北京市室外的平均 PM2.5浓度为 91.5 微克 / 立方米,居民室内空气的平均 PM2.5浓度为 82.6 微克 / 立方米,处于轻度污染范畴。当室外空气 PM2.5 为 0-75 微克 / 立方米时,室内空气 PM2.5 为室外的 1.33 倍。室内 20 小时的 PM2.5 暴露量约为每日总暴露量的 82%,而室外 4 小时的 PM2.5 暴露量约为每日总暴露量的 18%。人均室内 PM2.5 的吸入量是室外的 4 倍。报告还显示,在建筑环境类型、楼层、距主干道距离、中央空调系统、开窗通风、空气净化器等对室内空气质量存在影响的众多因素中,空气净化器的影响最为显著。
1.4 “健康建筑”已成为一种趋势作为改善建筑环境的重要因素——建筑环境空气品质(Building Environment Air Quality)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提供高质量的洁净空气已成为 21 世纪人类生命科学的重要课题。
WELL 建筑标准源于美国,于 2015 年 3 月引入中国。
WELL 建筑标准是一个基于性能的系统,它更多地立足于医学研究机构,探索建筑与其居住者的健康和福祉之间的关系,重塑建筑标准,全方位解决居住健康问题,在其关注的有关健康的七个建筑环境因素中,良好的空气质量被认为是健康环境的当务之急。固定的成年人每分钟吸入 6-10 升的空气,每天大约有 15 立方米的空气经过适度活跃的成人肺部。存在于空气中的来源于自然和人为的微小数量的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上呼吸道疾病,过敏和哮喘,慢性疲劳,眼睛发炎,头痛和焦点问题,心内膜炎,多重化学敏感性等。恶劣的空气质量是造成美国每年 50,000 人过早死亡,据估计,与疾病相关的经济成本为 1,500 亿美元。其中,930 亿美元是由于生产力的头痛、疲劳和刺激典型的病态建筑综合征。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xcf.com/NewsDetail/442046.html